2000多年前,当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被问起:“什么事是最难的?”
他认真地答道:“认识你自己。”
这也成为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思索的终极问题。
哲学思想是永恒的,我们始终在求索意义的路上,对广袤的宇宙如此,对眼前的生活也如此。
尼采曾在《瞧,这个人》中写道:“你们还没有开始寻找自己,于是你们发现了我。所有信徒都是如此,由此可知,一切信仰都不足挂齿。”
你或许以为,哲学只属于深奥的书桌,然而事实是,哲学作为一种思考事物的方式,属于任何人。
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进入这种状态,对周遭的事物、人物产生类似的思考。而哲学家只是将这些思考的火花,进一步燃烧下去。
在物质精神生活越来越充盈的今天,许多人不免质疑: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读哲学?
的确,哲学不能直接拿来用于生产活动,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哲学,反而物质生活越是发达,我们越要学会反思,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
01 当今社会,为什么建议你读哲学?
哲学是什么,学习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是大学哲学专业新生入学师生见面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一些回答无外乎以下几种:
→ 哲学还是很有用的(自言自语);
→ 等你学了哲学,或者等你年纪大了,阅历丰富了,你就知道哲学很有用了(期望);
→ 你哲学都还没有入门,就问哲学有什么用,是不是急了点(责备);
→ 如果哲学没有用,大学为什么要开这个专业(反诘);
→ 哲学确实没有什么用,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故作神秘);
→ 某某某说,哲学是什么什么(引经据典);
→ 下一个问题(逃避)……
对哲学用处的质疑和哲学无用论的流行,固然跟普通人对哲学不太了解有关。
更深层的原因是朴素的工具思维,这种思维以欲望满足为焦点诉求。
但是,由于在生活中我们已经持有某种哲学观点,或者拥有某些哲学替代品,甚至还坚持了一种关于是否有用的不恰当标准,所以,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哲学的这些作用。
我是谁?
我从哪儿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三大哲学终极问题在有些人看来很可笑——生活的烦恼已经足够多了,哪来的时间去思考这些抽象的大问题呢?
但其实我们生活中许多的烦恼,比如职业的选择、身份的焦虑、情感的迷茫等等,它的解决路径就藏身在在一个更大的“道理”之中,而这个“道理”就是哲学。
也有一些人觉得哲学就是鸡汤,其实不然,鸡汤往往具有情感煽动性、倾向性、局限性,而哲学则是相对冷静的、朴素的、经得起推敲的;
鸡汤往往是告诉你要怎么做,而哲学更多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你能够独立思考。
哲学可以启蒙式引导我们从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索,养成思考的习惯,开发智力。
哲学会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它是我们内心的一把标尺,帮助我们重新评估价值,建立标准。
哲学是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格式塔;哲学为人类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哲学向人类提供简洁而有效的世界图像和认识基础。
哲学就是帮助你调理、改善、提高自己的眼光的学问,就是改变你自身、而不是改变你的环境的学问。
茫茫学海,唯有哲学能给你提供异于常人的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喜欢读哲学的人,会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人生的十字路口总能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
人进入社会后,肩上责任重了,生活烦恼多了,心事也越来越重了,这时,必须要读哲学,去深度思考问题的本质,找准人生的方向。
更何况人生苦短!
02 这些哲学大师为什么赫赫有名
在浮躁的现代社会里,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学习到的知识越来越碎片化,这些碎片讯息根本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为此,我们需要着重了解出几位重要哲学家的核心思想,去感悟人类通过哲学认识世界的过程。
第一位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前322年
有人说:“如果把希腊哲学比作希腊文明的皇冠,那么亚里士多德哲学无疑是这顶皇冠上一颗最璀璨夺目的宝石。”
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文明,一个是希伯来文明。希伯来文明孕育出了基督教,古希腊文明孕育出了哲学和科学。古希腊的泰勒斯被称为“哲学和科学之父”,但是使哲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是柏拉图,而使科学成为一个体系的是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这三个人被称为“希腊三贤”,他们仨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的真正奠基者。
亚里士多德名言辑录:
1.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止在于生存。
2. 勇敢是自信与害怕间的桥梁。
3. 那些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4. 所谓幸福,就是把灵魂安放在适当的位置。
5. 唯有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二位是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
Soren Kierkegaard
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
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克尔凯郭尔,不仅是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存在主义之父。
克尔凯郭尔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是客观存在,更重要是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通向天国的天路历程。
克尔凯郭尔名言辑录:
1. 最危险的背叛者就隐藏在所有人自身当中。
2. 很多时候我们所害怕的,正是我们所渴望的。
3. 爱最喜欢什么?自由。爱最害怕什么?限制。
4. 生活总要向前走,但要理解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向后看。
5. 多数人的不幸,并非源于他们过于软弱,而是由于他们过于强大。强大到忽略了上帝。
第三位是笛卡儿。
笛卡儿
René Descartes
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
他创造了几何学式的方法论原则来解决哲学问题,一步一步地推导出关于心灵、上帝和物质的确定知识,建立起了像数学的公理体系一样简洁、严格、和谐的哲学体系,开启了对于“心灵和物质”关系的探讨。
笛卡儿是唯理论的开创者,他的天赋观念论、思维优先的立场以及心物二元论都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笛卡儿名言辑录:
1.浅薄之人总爱议论别人的无知;而越是知识丰富的人,却往往善于发现自己的无知。
2. 欲征服世界前,先征服自己。
3. 无法做出合理决策的人,或欲望过大,或觉悟不足。
4. 阅读优秀的名著,就如同与古今中外卓越的先贤,促膝谈心。
6. 仅具备出色的智慧远远不够,关键是如何出色的使用它。
第四位是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
Baruch de Spinoza
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
他是继笛卡尔之后的又一位理性主义哲学家的代表,直接影响了莱布尼兹。他的哲学对后世影响巨大,仅泛神论就影响了歌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爱因斯坦等,而且他的哲学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源泉。
为纪念斯宾诺莎,海牙人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他居住过的街道,荷兰政府则把他的肖像印在了1000元面值的荷兰盾上。
斯宾诺莎名言辑录:
1. 最狂妄的骄傲,与最深切的自卑,都代表心灵的软弱无力。
2 自由者很少思索死亡,他的智慧不在死的默念,而在生的深思。
3. 如果你不想做,会找一个借口;如果你想做,会找一个方法。
4.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的。
5. 如果你希望未来与过去不同,就请从过去中吸取经验。
第五位是叔本华。
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
他被众多世界级大师追捧和迷恋,被誉为“孤独哲学之父”。也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更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他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
叔本华名言辑录:
1. 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能真正懂得书的开头。
2.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试图用健康去换取其它身外之物。
3 .我们常常忽略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
4. 很多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5.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看他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看他是否为小事烦扰。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心上。那些真正经历巨大灾难和深重痛苦的人,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因此人们往往在失去幸福之后,才会发现他们曾经存在。
第六位是尼采。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
德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尼采,还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对于宗教、道德、哲学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很多一针见血的批判和讨论。
尼采赞同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观,但对苦难的态度却更加积极。他的那句「上帝已死」并非指基督教的上帝,而是指虚伪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不再起作用... 哲学对整个人类发出巨大的疑问,而神学才是哲学的终极答案。
尼采名言辑录:
1.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2.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3.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4. 不能听命于己者,终会受制于人。
5. 不要忘记,我们飞翔的越高,在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除了上述六位哲学大师,希腊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理性时代的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存在主义的代表萨特、海德格尔,都是哲学届功不可没的哲学先驱者。
哲学家们致力于追求和探索生活的智慧,不仅是为了教导人类,而且也用来指导自己。
当然,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生活道路,有的少年得志,声名显赫,有的默默无闻,凄凉悲惨;有的混迹于达官显贵之中,有的与贫民百姓为伍;有的一开始便受到热烈欢呼,有的是死后多少年才得到人们的理解。但是,他们都是认真地对待整个人生,以他们的自己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他们作为人和哲学家的使命。
以上概括尽管可以对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个大致了解,但是系统的哲学,很难用一句话概括,面对源远流长的哲学史,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要了解哲学,我们需要一套专业、有趣的“摆渡人”来导航。
03 镜观者:与哲学家谈生活
哲学家的职责是启发人们的智慧,揭示生活的真理,概括和总结世代积累下来的知识财富,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哲学家的思想和著作,就是他对人类做出的最重大的贡献。要了解作为哲学家出现在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最好的办法是研读他的著作。
但是,如果还想知道,哲学家是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地去生活,他那些激动人心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那么,我们就要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日常,从那些普通的故事中,去体会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生与死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伟大和诚挚的爱。
“镜观者:与哲学家谈生活”就是这样一套书。
一直以来,哲学这门学科都“踌躇满志”,致力于让每个人明白自己是谁,进而改善大家的生活。不过,大多数哲学书偏重真理方面的探索,作者绞尽脑汁,深挖理论基础,反倒冷落了实际应用。
而这套书则相反,“镜观者:与哲学家谈生活”注重的是吸取经典哲学中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能切实改善我们生活的观点,侧重的对日常生活的详细剖析,如我们对自身存在的态度、我们赋予存在的意义等。
更为巧妙的是,这套书将上述哲学大师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意义,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升级。我们可以与斯宾诺莎一起获得自由、与亚里士多德一起投入行动、与伊壁鸠鲁一起学习看见、与笛卡儿一起超越欲望、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与克尔凯郭尔一起守护激情、与叔本华一起穿越痛苦、与尼采一起创造自己、与萨特一起升维认知、与海德格尔一起认识自我。
比如在《与亚里士多德投入行动》中提到了“行动力”的问题,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行动乏善可陈,其实是因为没有真心投入。
在《与笛卡儿一起超越欲望》中,则为我们阐述了“人与欲望”的观点。
笛卡儿把欲望描述为"一种意志的运动,伴随着灵魂所拥有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某种善”。
欲望常常让我们误认为某些事物比它的实际情况要好得多,而且更令人向往;然后,当我们费尽心思去获得这些事物,却失去了拥有其他更真实事物的机会时,拥有它们反而让我们意识到了它们的缺陷,从而产生了蔑视、遗憾和后悔。
为了教人们超越固有欲望,笛卡儿强调了两条法则。第一条是:避免承认莫须有的错误。比如你正在尝试一个新食谱,但食谱上面的描述不太准确;当你品尝时,才发现配料间的比例并不完全符合你的胃口。你感叹道:“我搞错了,我应该少放点黄油才对!”不,你并没有犯错,毕竟你是严格按照食谱上的要求去做的,而且你不可能事先知道食谱上的比例仅供参考。
第二条规则是:在你的头脑完全搞清楚状况之前,永远不要做出判断或决定。你在某一时间出发,以为自己可以避开堵车,结果却被困在长长的车流中。你的错误在于根据直觉和记忆来做决定,而非基于更彻底地侦查情况后所能掌握的所有因素(一周中的具体日期和时刻、要走的道路、天气、可能发生的道路施工、绕道去加油等)。
一定不要想尽办法给自己挑错;一旦形势明朗得不能再明朗了,就立刻下定决心,以便减轻悔恨的负担。
同样的,在《与尼采一起创造自己》中,为人们强调了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期待己之所是,才能成其所是。
依靠自知永远无法实现自我。认识总是后知后觉的,是对已发生之事的陈述或思考。想要成其所是,就必须去雕琢自身冲动这块原材料,去梳理自身情感这块混沌,去历练喷涌而出的欲望。
在我们身上,有些东西是不变的,但需要多次蜕变才能显现出来。不断探索所有可能性之后,我们必然会遇到一个不可能。
这个不可能是如此沉重,以至于初时我们甚至都不愿承认。尼采认为,我们本性中这个不可改变的障碍,就是命运,就是宿命安排。如果命运的确存在,如果有这么一条路,从出生之始将一切安排就绪,那么,它就在我们的本性里,在我们的性格里。
每当你遇到困难、阻力、愁苦的时候,就可以问问自己,困境如何能推动自己前进,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如此一来,生活中的糟心事也能成为肥料。要尝试将每一场厄运当作机会,借此尝试新的生活、行动、思维方式。
总之,这样一套书,网罗了从古至今的各大哲学流派和最有成就的哲学大家。完全没有一般哲学书中连篇累牍的概念、原理、论辩和分析,也不像大部分哲学书那样专业、严肃、难懂。书中介绍的哲学家和哲学理论,似乎和现实息息相关,仿佛就在人们身边似的,一下子平易近人了起来。
尤其特别的是,书里介绍的哲学观点虽然也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但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完全能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参考。读起来,能让人既体验到成就感,也能感悟到收获。
除此之外,本套书的作者,都是在法国相当有名气的哲学教师,为大学和中学的学生们讲解哲学。译者也基本都是大学法语教授、知名法语译者、研究哲学的专家等,甚至还有B站几十万粉丝的哲学、艺术UP主。
作者和译者都平易近人,使得本书在哲学观点和方法论研究上,更能被广大读者,特别是很少涉猎哲学领域的小白接受。
不愿向生活屈服,想要积极面对人生、挑战自己的读者,一定会在此套书中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每章节后面的关键问题也可以让你将学到的哲学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你准备好这次你的阅读之旅了吗?
04 评论赠书
留言并分享本篇文章,我们将选取2位读者,随机赠送“镜观者:与哲学家谈生活”系列实体书一本,赶快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精彩发言吧!
留言截止时间:2023年8月22日16:30
获奖名单将在留言截止后的最新一期推文中公布,获奖者也将在本文留言处收到评论回复通知中奖,请各位读者留意关注学界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提示消息。
获奖者请在收到通知的3天内将您的“收件人+收件电话+收件地址”在留言区回复,或者您也可以添加“学界顾问(15901272832)”微信号私信以上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复是做自动放弃兑奖资格。我们会尽快将赠书快递到您的手中!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快快参与到互动活动中来吧,就差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