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舞动波涛——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欣赏会”在沪举行

作者:李玉 2015-11-20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文学与艺术类

分享:

收藏: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站(记者 李玉)2015年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诞辰150周年,叶芝的诗歌享誉世界,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当你老了》,而这首诗也被改编成为一首流行歌曲。11月15日,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地铁联合举办的“舞动波涛——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欣赏会”在上海举行,以纪念叶芝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

  叶芝一生在爱尔兰国内和国外经历了无数剧变与动荡,包括爱尔兰争取独立的斗争,以及爱尔兰建国的历程。叶芝代表他周遭的世界发出了独一无二的声音,在192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有评论称赞叶芝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上海师范大学爱尔兰文学研究中心负责人蒲度戎副教授告诉记者,当叶芝出生的时候,爱尔兰还是英国的一部分,正处于英国维多利亚王朝的全盛时期。当他去世的时候,爱尔兰已经获得了民族自治和国家独立。现在,爱尔兰已经成了举世闻名的翡翠岛和翡翠国,而叶芝也成了爱尔兰的一张十分独特的文化名片。因为,叶芝的文学作品以高度艺术化的形式表达了整个爱尔兰的民族精神,从他的文学作品和生活经历当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爱尔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气质。

  当天活动的主题词是“舞动波涛”,这出自叶芝的一首短诗,诗的标题英文叫“The Fiddler of Dooney”,中文是由蒲度戎翻译为《都尼的小提琴手》。在诗的开头和末尾,叶芝都写下了这么一句:“dance like a wave of the sea”。蒲度戎说,“这首诗写得朴素清新,轻松欢快,带着歌谣的节奏和民歌的味道,洋溢着青春浪漫的气息,歌颂了音乐和诗歌的魅力。”

  据悉,“舞动波涛——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欣赏会”是叶芝作品系列展示活动之一,该活动将从11月初开始持续近两个月时间,通过上海地铁的多个平台进行展示,主办方希望叶芝的作品能够唤起中国民众对爱尔兰自然美景、民族精神、迷人音乐、舞蹈艺术和文化传统的无限热爱,增进中国与爱尔兰之间的文化交流。

“舞动波涛——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欣赏会”现场(本网记者李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