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教育报联合主办、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协办、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学术支持的“2018读书论坛暨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晓仪式”在商务印书馆举行。会上揭晓了“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商务印书馆举行了“学生国学丛书新编”新书发布仪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北京市特级教师顾德希做了主旨演讲。与会专家、老师分别从自身工作出发,分享了开展国学经典阅读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经验,并就中小学阅读资源开发进行了研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阅读。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增强中国教育报2017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晓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国教育报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从创办至今已走过15个年头,评选出百余位在引领读书、推广阅读方面效果显著的读书人,让阅读真正走入校园、走入家庭。今年,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曹勇军等10人荣获“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称号,安徽绩溪中学副校长程根祥等10人荣获“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提名奖。这些获奖者是全国无数个阅读推动者中的榜样和代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相同的热情,感染、带动更多的人,让阅读成为整个社会的行为。
本次读书论坛主题是国学经典阅读与核心素养。王宁提出,当今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既关系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能,又关系到现代社会总体人文素质的提高。当下,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大行其道,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将是一条既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又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大路。顾德希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学生多读些国学典籍,有助于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植入肌体。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并凝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国学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记载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阅读国学经典,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理解汉语、形成正确语感的主要源泉。因而,国学经典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宝贵养料。
全民阅读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应致力于搭建让经典走向大众的桥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会上发布了“学生国学丛书新编”第一辑10种图书。丛书基于商务印书馆王云五、朱经农两位先贤于1926年至1948年期间编辑出版的“学生国学丛书”,从“经、史、子、集”中精心选录最有价值的著作,辑注精要篇章,加之长篇绪言,无论是选目还是选篇,均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