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中文系主办的中文大讲堂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系列讲座第9讲,邀请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世涛研究员主讲,题目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生——基于口述史视角对“美学大讨论”的探索》,本次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中文系杜寒风教授主持。
李世涛研究员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诞生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三派,普及了美学知识,扩大了美学研究队伍,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起点,并为中国当代美学奠定了基础。李世涛研究员运用十多年搜集到的第一手珍贵口述资料,参考文献资料,还原了讨论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揭示了美学讨论的复杂原因,进而对其性质作出了独特的判断,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这个学案。在时过境迁的今天,我们重新研究美学大讨论及其成因,不但有助于研究中国当代美学的发生和发展的曲折历程,还有助我们认识“十七年”时期中国的文艺、中国人文学术,从而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再出发提供动力。杜寒风教授认为,要客观、公正地评价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口述史视角的研究填补了学术史研究的空白。对于参与“美学大讨论”的朱光潜、蔡仪、宗白华、黄药眠等先生的美学思想应该好好地加以研究,学习他们的治学精神,勤奋地以自己原创的理论成果、创作成果、评论成果等说话。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世涛研究员(主办方供图)
主讲介绍:李世涛,祖籍河南渑池,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西现当代美学、文论、文化,最近尤为关注中西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独著有《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2015)、《重构全球的文化抵抗空间》(2008)、《通向一种文化政治诗学》(2008);合著有《钱中文评传》(2016)、《中国当代美学口述史》(2014)、《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辨》(2006);参著有《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等6部;主编《西方文论经典·现代卷》(2014)、《知识分子立场》(3卷,2000)。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文化部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等7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近3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美学研究年鉴》转载;在《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发表中国当代学术史访谈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