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把握社会治理研究新动向

作者:查建国 陈炼 2020-07-10 12: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近日,由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与上海研究院城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后疫情时代的城市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线召开。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表示,中国网络领域出现的社会关系秩序变化与认同分化的现象显示出社会分层理论解释机制的局限性,当前社会治理研究亟须修正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认知偏差。后疫情时代,在重视“六稳”“六保”的同时,当下人们的心态共处、社会安全感、社会性思想关怀以及社会共识重建等议题,成为社会治理研究者要面对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认为,疫情发生以来,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及个人、群体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信任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在网络信息时代,社会信任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分化。根据卢曼的社会信任变迁理论,当前“熟悉信任、系统信任、网络信任”这三种信任关系既并存又相互矛盾。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探寻新的信任关系,开展有效对话,进行有效沟通,让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周晓虹提到,在后疫情时代,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较为迫切。当前的社会治理体制在应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时,效率显著,但也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在后疫情时代可能会更为凸显。因此,强化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应成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题中之义。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表示,社会学与流行疾病研究有较强的关联性。在分析当前疫情的特征时,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是重要的分析视角。不确定性是风险社会的主要特征,流动性与不确定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较大挑战,亟须有效的应对方式,应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