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乔治•奥威尔孜孜不倦地写下了一卷又一卷日记。但他的日记与日记这种记录个人感受的私密文体格格不入,它们有观察、分析、评价,但极少个人情感的介入和抒发。奥威尔也一直拒绝写自传,更拒绝别人给他写传。即使如《巴黎伦敦落魄记》等自传性较强的几部作品,奥威尔也都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缄口不语。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把自己包藏得极深的作家,他的作品只代表他愿意展露的自我的一部分,他更深层次的那部分,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奥威尔也是一个极缺乏想象力的作家。《奥威尔日记》收录了奥威尔从1931年到1949年间各个时期的日记。这些日记经原编者彼得•戴维森整理后,分为“摘啤酒花日记”、“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日记”、“摩洛哥日记”、“家庭日记”、“战前事件日记”、“战时日记”和“朱拉岛日记”数种。它们丁是丁、卯是卯,写摘啤酒花就绝不捕虾捉蟹,写摩洛哥假日就绝不纵论天下大事。“战前事件日记”更有意思,奥威尔一边摘录报章政治、经济和战争概况,一边记载母鸡下了几只蛋,值几个钱,山羊挤下的奶发臊,是不是大蒜吃多了。两栏文字泾渭分明,血雨腥风和采菊东篱绝不搅合在一块儿。总体而言,这些日记多为流水账,叙述干瘪,语意枯燥,无甚个性和趣味可言。
那么,撇开奥威尔的名声,这类文字的价值何在呢?我想,毛姆关于“日记体作家”的说法,是可以为我们理解《奥威尔日记》有些助益的。毛姆在其文艺批评集《观点》中,建议想要理解客观世界的读者,最好别去看那些独树一帜的作家,而去读那些平庸的作家。因为才气越大个性越强的作家,他的人生图画就越是光怪陆离,而平庸作家正因其平庸反而能把周围环境描写得更忠实。他们无论写什么,都无可救药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有限视角和自鸣得意反而成就了他们编年史作家的地位。
毛姆的毒舌出自他的真诚。那么,奥威尔是一个平庸作家吗?平心而论,奥威尔是一个平庸作家,我认为,在小说家这个行当上,他顶多算二流。我们今天把《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看得那么高,大抵也是从政治、社会、心理而非文学的角度来读它们的。在文学方面,它们才智平平,缺乏艺术上的敏感、巧思与深度。但也正如毛姆对平庸作家的定义所说的,奥威尔因其想象力的缺失,反而能褪去“人生图画”上的“光怪陆离”,而“把周围环境描写得更忠实”。日记这个文体,尽显奥威尔对客观事物观察的细心和锐利,他的“有限视角”把他牢牢控制在政治、经济、农业和博物学的观察家角度上。
1936年,奥威尔受出版社委托调查英国北部(“威根码头”)工人就业和生活状况,彼时,他就注意到工人一旦在工会谋得某个职位,就立刻跻身中产阶级行列,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奥威尔还对这些穿金戴银的无产阶级一口一个“同志”地称呼起出一身鸡皮疙瘩。1940年战争之初,他对某报某日的广告做起了研究,发现52则广告中,有6种奢侈品,19种欺诈型药品,4种汤和2则政府广告,“只有3则广告是在发战争财”,换言之,民众对战争的意识淡薄得实在可怕。在抵抗德军入侵的不列颠空战期间,奥威尔体会到无产者比资产者更软弱,因为“这不是他们的战争,所以他们没有什么能支撑自己的信念”。1941年,奥威尔参加地方军阅兵仪式,发现英军弥漫着一股讨厌的沙文主义气息,处处洋溢着“我们就是比德国人好”的傲娇情绪。奥威尔对此评论说,“基督教的精神是我们并不比敌人好,因为我们都是可怜的罪人……我想当局一定认为,如果人民意识到敌人有敌人的道理就会影响士气。”
1941年8月,奥威尔加入BBC电台,担任东方部的播音员。期间,他与中国作家、记者萧乾就中日战争局势所作的访谈,堪称中外新闻史上的佳话。此时的奥威尔,已对政治宣传中的口径、策略谙熟于心,再加上早年卷入西班牙内战左翼阵营分裂的经历,更使他深信相较新闻审查,不受遮蔽的事实更有沦为谎言的可能:“对于每一件事,人们都根据自己的政治倾向采取相信或怀疑态度,对事实本身却根本不在乎;而一旦政治方向转变,他们的观点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跟着改变”。他悲哀地看到,英苏联盟建立后,许多人摇身变成了亲斯大林分子,“大清洗等罪行都一夜之间被人遗忘了,假如佛朗哥、墨索里尼之流最终也倒向了我们,他们也会得到同样的宽容对待”。奥威尔清醒地意识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与伦理堤坝,是经受不住打着理性旗号的政经利益链的冲击的。
后人都以《一九八四》赞美奥威尔的前瞻性眼光,但通过上述日记,可知奥威尔并非料事如神的预言帝,因为他写的就是他所在的当下。《一九八四》也并非对未来极权主义的讽刺,而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作品。奥威尔说:“尽管我们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比所谓的专家能够更好地认清形势,但我们并没有能力预测到某个具体的时间,只能认清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是个怎样的世界。”奥威尔并非天才,他缺乏想象力,在艺术上也没有突破性的创造与成就,但他踏踏实实地立足于这片土地,通过细腻的观察、分析和写作,将人类社会最迂曲幽微的一面,向我们展现了出来。我想,“日记体作家”奥威尔写作的意义,即在于此。
黄夏,自由撰稿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