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马献忠)6月26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对话会暨南开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天津举行。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和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为南开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展开对话与研讨并达成共识: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和平、包容、自主的战略,将是一条和平繁荣之路,将对欧亚非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法国外交与国际发展部部长洛朗•法比尤斯发来贺信,向南开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新丝绸之路对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我们以及那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人们来说,必将是一条和平繁荣之路”。普罗迪对“一带一路”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将这个构想誉为“伟大的革命”,认为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欧洲的,通过海上、陆地和空中交通将欧亚连接起来,通过和平的方式为欧亚国家间日益密切的联系打开新视野,将持续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丁孝文在发言中强调了“一带一路”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包容性,认为国际形势发生了改变,国际秩序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整,这种调整并非是革命性地变化,需要所有感兴趣的国家一起商议。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给国际规则的制订树立好的榜样,将会促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针对西方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黄柏富少将表示二者有着本质不同。他指出,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具有很强的政治目的,用有附加条件的援助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西欧国家在“马歇尔计划”中处于从属地位。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共同发展,其中相关国家共商共建,地位平等,让愿意参与的国家都能有互相合作发展的机会。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吴志成教授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惠及世界各国,特别是沿路国家和人民的宏伟战略,也是一个相关国家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宏伟事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它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机遇。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它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在推进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当中,要统筹平衡兼顾,让“路”与“带”比翼齐飞,充分地利用和抓住战略实施所带来的机遇,同时超前地尽可能地充分估计它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尽可能地趋利避害,最小程度地规避风险,在尊重相关国家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基础上,坚持政府指导推动,企业主体实施,市场机制运作,国际合作共建,努力求同存异,切实增进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