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颜兵 何容)纪念高句丽研究院建院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7月1日在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民族研究所、哈尔滨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通化师范学院校长康学伟、副校长杨秀祖、高句丽研究院特聘院长耿铁华、院长李乐营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通化师范学院副校长朱俊义主持。
会议回顾并总结了高句丽研究院建院20年来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的历程和经验,与会专家就高句丽历史与文化、高句丽考古、东北民族疆域、历史与文化研究等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在会议开幕式上,通化师范学院校长康学伟介绍了通化师范学院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讲解了高句丽研究的学术成果、现状及展望,他代表校方表示将继续支持高句丽史、东北史作为学校着力培育的优势学科,办好这一吉林省重点学科。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满学专家刘厚生先生认为高句丽研究院成立20年来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在学术传承和人才梯队建设上卓有成效。吉林大学魏存成教授强调,高句丽研究今后应该更加注重历史文献资料和最新考古资料的结合,并呼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以实现多学科协同创新。东北师范大学李德山教授指出包括高句丽史在内的东北民族研究属于历史学范畴之内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应重视文献研究法,加强对现有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考据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飞峰助理研究员介绍了盖州高丽城山城的考古发掘情况。高句丽研究院特聘院长耿铁华总结了高句丽研究院的学科建设经验,强调了创新研究方法和拓展研究视野的重要性。来自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与会代表分别从制度史、思想史、女性史、佛教史、历史地理考据、建筑艺术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各自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具有“观点新、资料新、方法新、视野新”的特点,不仅充分总结了高句丽研究及东北史研究领域20年来的学术成果,更展示了该领域丰富的近期研究成果,规划了学科建设方向,必将进一步促进包括高句丽史在内的东北史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