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张学继在《团结报》发表考据文章《蒋介石与陶成章案关系考》,其中罗列堆砌了他所掌握的文字资料,从而得出结论说:蒋介石只是陶成章案的策划与组织者,而直接的杀人凶手则是蒋介石物色的王竹卿与“莫姥姥”。但是,更加完整的证据链条显示,亲临命案现场行凶杀人的枪手,是王竹卿的结拜兄弟陈锡奎、刘永顺,在张学继所罗列的相关资料中,偏偏缺失了陈锡奎供认自己是杀人凶犯的关键证据。
关于陶成章案的原始记录
陶成章,字希直,号焕卿,乳名炳生,1878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陶堰村。1912年1月14日凌晨,35岁的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在上海法租界广慈医院惨遭杀害。同一天,由外国人主办的上海《字林西报》发行特大号外,以《广慈医院发生暗杀大案,陶成章被刺身亡》的黑色大字标题报道说:“革命巨子陶成章养病于本部法租界广慈医院,今晨二时许,突有穿西装两人,推门入房,趁陶卧床,以短枪击之,破脑裂腹,惨不忍睹,凶手迄未抓获,惜一代英豪,天不予寿,太可哀矣!”
第二天即1912年1月15日,光复会会长章太炎口述、上海《神州日报》记者寂照笔录的《光复会继起之领袖陶焕卿君事略述》,因为点名指责陈其美、孙中山、胡汉民、黄兴的涉案嫌疑而没有及时发表。直到事过境迁的同年10月10日,该文才在《神州日报》公开刊登。其中所记录的显然是光复会方面的一面之辞:“沪军都督陈其美尝与浙军参谋吕公望言,谓致意焕卿勿再多事,多事即以陶骏保为例。公望闻之笑曰:南京之事,岂沪军所能干涉,敬劝君幸勿滥用威权也。未几,孙文归,被举为临时大总统,就任后,即与陶君书,诘问从前宣布罪状之理由,谓予非以大总统资地与汝交涉,乃以个人资地与汝交涉。书到之日,阴历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其后三日,陶即于广慈医院被人刺死。”
同样是在1月15日,同盟会第一大报《民立报》以《陶先生死不瞑目》为标题报道说:“会稽陶焕卿先生成章,尽瘁革命事业,历有年所。此次浙省光复,功绩在人耳目。最近浙汤督改任交通总长,浙督颇有与公者,而公推让不遑,其谦德尤可钦佩。讵料昨晚二时许,公在广慈医院医室静宿,忽有二人言有要事相访。侍者引入室,公面向内卧。二人呼陶先生,公寤而外视,二人即出手枪击中公太阳部,复以手枪威胁侍者,禁勿声张,从容而去,而公竟千古矣。”
关于杀人凶手,《民立报》利用传播谣言的方式转移目标、嫁祸于人说:“凶手未获,故案情颇不明了。惟近日盛传满洲暗杀党南下,谋刺民国要人,公或其一也。闻军政府刻已严密查究,法捕房亦严饬探捕缉获云。”
1月17日,《民立报》刊登同盟会总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缉凶唁电。陆军总长黄兴也于当天致电陈其美:“闻陶君焕卿被刺,据报云是满探。请照会法领事根缉严究,以慰死友,并设法保护章太炎君为幸。”
隐居在上海租界的保皇派成员郑孝胥,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殷铸夫自杭州来,告大七:陶焕卿之被刺,光复党欲报仇,声言主使杀陶者为某当道,已遣死士遮于宁沪,指孙文、陈其美云。报言,陈其美赴宁。”
2月2日,郑孝胥又在日记中记录了孟森(莼孙)来访时的相关谈话:“陶焕卿被刺,验尸时于陶身畔得孙文手书。陶之被杀,孙实主之。此信今在法捕房。”
由于章太炎是光复会方面既不注重党务经营又不承担党务责任的挂名会长,更由于当时的同盟会一派过于强势,孙中山、黄兴这种要求凶手缉拿凶手的公开通电,自然不会有任何结果。同年9月,黄兴、陈其美等人应袁世凯之邀来到北京,共和党邀请章太炎一起出席招待宴会,章太炎在《大共和日报》发表公开信,第一次公开指出陈其美、黄兴在陶成章命案中的涉案嫌疑:“陶成章之狱,罪人已得,供辞已明,诸君子亦当闻其崖略。自陶之死,黄兴即电致陈其美,嘱保护章太炎,仆见斯电,知二竖之朋比为奸,已发上冲冠矣!”
另据陶成章的亲信助手魏兰写作于同年8月6日的《陶焕卿先生行述》介绍,陶成章起初听到陈其美要派人刺杀他的江湖传言时并没有在意,直到王文庆从南京给他写信通报相关信息,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先是躲避到客利旅馆,因为光复会会务繁忙,他不得不迁移到“国民联合会”。会党同志认为这里人员来往过于繁杂,建议他迁移到江西路的光复会机关所,第二天他又迁移到更加隐秘的汇中旅馆。1911年12月29日,同盟会员在上海汇中旅馆宴请从海外回国的孙中山,陶成章在饭厅里意外遇到已经脱离光复会而加入同盟会的绍兴军政府都督王金发、浙江军政府政事部长褚辅成等人。12月30日,陶成章以治病为借口从汇中旅馆躲进位于上海法租界的广慈医院。1912年1月1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个人名义寄来秋后算账性质的“交涉”信函。1月12日上午,沪军都督陈其美的结拜弟兄、沪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蒋介石会见陶成章的亲信张伟文、曹锡爵,说是与陶成章本无意见,想当面言明,庶免误会。双方议定于当天下午2时在光复会机关正式会晤。蒋、陶二人见面时“融洽异常”,陶成章应蒋介石请求写下自己在广慈医院的具体住址。当夜12时,有人持函到广慈医院,声称是通过蒋介石转交的杭州快信,署名临时协会。1月13日,陶成章将来函出示给张伟文,张伟文认为浙江只有临时议会而无临时协会,对此表示怀疑。1月14日凌晨,35岁的陶成章便在上海法租界广慈医院遭到枪杀。
光复会追杀王竹卿
由于陶成章案发生在法租界,最先介入调查的并不是中国内地的沪军都督府,而是法租界的巡捕房。遗憾的是,笔者至今没有看到法捕房的档案材料,所能看到的只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档案选译。1912年1月16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刑侦股呈送给工部局总办处的《警务报告》写道:“有一个叫陶成章的在金神父路广慈医院被两名蒙面刺客枪杀在床上。根据法租界捕房的分析,他之所以被杀,是由于他才华出众,对本埠某些军界领袖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对手。”
所谓的“本埠某些军界领袖”,显然是指同盟会方面的沪军都督陈其美等人。1月19日的《警务报告》中,另有一段案情追踪:“关于陶焕卿于本月14日在金神父路广慈医院被人击毙之事,他的朋友们说,一个叫王竹卿的绍兴人可能是两刺客中的一人。经查刑侦股档案,此人曾被人控告过,亦曾服过刑……此人现和嘉兴革命军有联系,而且还担任某项职务。不久前他曾到过法租界,本月15日或15日前后又搭沪杭铁路火车返回嘉兴。”
由此可知,陶成章被同盟会方面阴谋暗杀,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秘密。1912年1月31日,《民立报》刊登消息说:“沪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蒋志清,因病仍未痊,禀请沪军都督府准予辞职。昨奉陈都督批示云:禀悉。该团长病仍未痊,应准请假调养,以期全治。所请委员接办,准予辞职各节,可毋庸议。并仰第二师团长切实挽留,以资襄助。此批。”
在此之前,沪军都督陈其美、沪军参谋长兼第二师师长黄郛、第五团团长蒋介石,刚刚在位于上海打铁浜45号的蒋介石寓所结拜为异姓兄弟。蒋介石为此还专门订制了三把军刀,上面刻着陈其美题写的誓词对联:“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发誓要与异姓兄弟蒋介石同甘共苦的陈其美,为了确保蒋介石的生命安全,随后便动用公款资送其前往日本。蒋介石在日本期间除了学习德语之外,还在其住址东京府下代代木山谷一四三番地创办了一份《军声杂志》,装模作样地研究起了军事问题。1912年12月,蒋介石见风头已过,悄悄潜回上海,在陈其美庇护之下继续其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堕落生活。
1912年3月28日,上海《时报》以《白日刺杀队长之骇闻》为标题,报道了王竹卿遭到暗杀的消息:“嘉兴军政分府尚武团队长王君竹卿,本月廿五日夜,由府署外出被匪在暗中放枪行刺未中。不料,本日(即廿七日)上午十一时,王在品芳楼饮茗回家,该匪复侦伺其后,迨进门时,该匪即轰放手枪,击中王之背部,弹从前胸穿出,王痛极,奔至室内,倒地而死。军政分府得报,协同统领赴王寓验视尸身,一面分派军队,赶速缉凶,现已获嫌疑犯萧姓一名,未识是否正凶云。”
3月30日,上海《申报》另有更加翔实的追踪报道:“绍人王竹卿,去秋曾与杭州光复之役,嗣后委派为新军队长驻扎嘉兴。王年仅三十许,平日交游甚广,至其行动则无人知其底蕴……另函云光复会领袖陶烈士焕卿,自被刺后诸同志痛其冤死,颇闻道路流言,谓与王竹卿有关,乃于阴历初九日十一时,王忽在嘉兴城内被刺殒命,尤为疑讶。现闻刺王凶手被巡警当场拿获。即晚电禀都督,密饬解省彻究云。”
据浙江嘉兴籍光复会员许仲和回忆,“王竹卿既杀焕卿,逃至嘉兴新篁镇依徐忍茹,徐非光复会中人,事为嘉兴光复会中人所悉,乃嘱潘梅仙杀王为陶报仇。”潘梅仙便雇请居住在王店的帮会头目剃头三宝杀王于嘉兴东门大街。当日获凶手之一解省讯办。事隔三月,凶手押还嘉兴,不了了之。
陈锡奎供述凶杀案
1912年6月4日,上海《申报》报道说,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堂初次审理陈锡奎等人的团伙抢劫行凶案时,绰号阿四的陈锡奎当庭承认自己是刺杀陶成章的凶手:“暗杀陶焕卿一案,实由王竹卿受某都督之命,小的等复受王的指使。因小的与刘及王三人曾拜兄弟,且与刘曾各得王竹卿现洋二百元。行刺陶焕卿时,我上去开枪,刘在扶梯守候。”绰号麻子的刘永顺对此矢口否认,只承认与陈锡奎同犯串窃之罪,陶案及其他重大各案,均未预闻。当刘永顺否认涉案时,“阿四大呼,暗杀陶焕卿,实由□□□指使结义兄弟王竹卿来沪,转托小的与刘等,将陶击毙。所有酬洋,亦各分用,何必贪生图赖。”
6 月18 日,会审公堂对陈锡奎等人在公共租界所犯罪行给出判决:判处陈锡奎永远监禁,同案李友山、徐春山分别监禁25 年、10年;刘永顺因与所判重案“无涉”予以释放。6月21日,法国副领事和公堂谳员聂宗羲在法租界开庭审理陈锡奎等人刺杀陶成章一案,陈锡奎对于刺杀陶成章依然供认不讳,刘永顺仍然坚决否认。会审谳员聂宗羲接到陈其美指令,依照《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及续约有关会审公堂无权审理和判决刑期5 年以上重大刑案的规定,建议将三名犯人移解上海地方审判厅;法国领事以中国民国尚未被法国政府正式承认为由,加以拒绝。
陈其美得到报告,要求通商交涉使陈贻范通过外交途径再一次照会租界当局。陈贻范提出照会后不久,沪军都督府于7 月31 日正式撤销,陈其美从此丧失了直接出面干涉司法审判的公共权力。三名案犯被重新押回公共租界后,陈锡奎、李友三收监服刑,刘永顺开释。
另据上海市黄浦区档案馆许洪新在《谁是刺杀陶成章的杀手》(文载《世纪》2012年第3期)一文中介绍,陈锡奎本为长江积盗,曾经于1909 年4 月3 日、1910 年1 月18 日、1911 年3 月23 日三次被上海公共租界依法抓捕,每一次都被判刑入狱半年时间。其中的1911 年3 月23 日,是与王竹卿同案被捕。辛亥革命期间,陈锡奎在陈其美的沪军系列担任民军军官,与王竹卿、王金发、陈其美、蒋介石等人关系密切。中华民国初步实现南北统一、五族共和之后,陈锡奎因军队整编而回归民间,重新操持江湖会党人士有钱卖命、无钱打劫的黑道营生,与刘永顺、李友山、徐春山、罗阿四、曹阿金、刘虎英等人连续持械抢劫同康钱庄、大有丰烟膏店、德康烟纸店、广仁信烟膏店及大舞台门前行人,并且开枪拒捕、枪伤探伙唐阿二,于1912年4 月15 日在内河拖轮上被汇司捕房捕探杨掌生等人抓获。当时曾经从他的住处搜出他的护兵的护照及手枪、刺刀等物。陈锡奎为人凶狠,性格暴烈,得知是徐春山向租界巡捕出卖同伙、泄露案情,便挥斧将其砍成重伤。
与陈锡奎同案的其他人犯,也都是江湖会党中有钱卖命、无钱打劫的黑道惯犯,辛亥革命期间被裹挟参加了上海地区的光复革命。徐春山曾为陈其美下属的上海铁血军侦探,被捕时身上带有相关印札,此前在公共租界留下过三次犯罪案底。李友山有过被审判五次的犯罪记录。因证据不足而获得释放的刘永顺,同样是长江积盗,与陈锡奎、王竹卿为结义兄弟,并且与陈锡奎同住在南林里。刘永顺在庭审过程中除承认与陈锡奎同犯串窃小案外,对刺杀陶成章等重大案件一概否认。但是,刘永顺释放不久,1912年6 月28日的《申报》就刊登了他因持枪抢劫而再次被捕的消息。
1913 年4 月18 日,正在服刑的陈锡奎因企图越狱而遭受搜查,监狱当局从他身上搜出一封书信,内容表明他与1910 年10 月24 日上海富商金琴荪被刺身死一案有关。1913 年11月18 日,另案被捕的裘美根供称,陈锡奎是刺杀金琴荪的直接杀手,指使者是沪上“光复时有名人物”,涉及党魁某某等数人。这里所谓的沪上“光复时有名人物”,指的就是陈其美、王金发、应夔丞、姚勇忱、陆惠生等在上海地区从事秘密地下活动的革命党人。
与此相印证,郑孝胥在1912年1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大七闻上海领事会反对陈其美,因其阴主暗杀,查有实据,金琴孙被杀一案亦牵连有迹云云。”江苏武进人许指严,在1918年由上海清华书局出版的《新华秘记》中介绍说:“英士未得志时,为所暗杀者如汪云卿、金琴孙等。既得志后,又杀陶焕卿、夏瑞芳等。稍知沪上旧史者,皆能道之……当陈被刺后,沪人大半数均称快意,绝不为之鸣冤,盖因被害者多,久犯众怒也。”
蒋介石的事后标榜
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凭借在黄埔军校积累的军政资本,一跃成为国民党及中华民国的最高元首,他在陶成章命案中欠下血债的犯罪行为,也被粉饰标榜为效忠总理、拯救党国的英雄事迹,以及充当孙中山的正统接班人的道统依据。
杨天石抄录自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中正自述事略》,专门谈到蒋介石与陶成章之间的党派恩怨:“及陶亲来运动余反对同盟会,推章炳麟为领袖,并欲置英士于死地,余闻之甚骇,且怨陶之丧心病狂,己无救药,若不除之,无以保革命之精神,而全当时之大局也。”
1936年,蒋介石早年的启蒙老师、时任其机要文案的毛思诚,在《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中公开标榜蒋介石参与刺杀陶成章,是“辛亥革命成败最大关键,亦即公最重要历史之也”。
到了1945年,蒋介石在黄埔一期培养的亲信学生、1928 年至1935 年先后担任蒋介石侍从参谋及军委会政治部一厅厅长的邓文仪,在《蒋主席》一书中专门把第八章的大标题标榜为“枪杀陶成章”,其中明目张胆地赞美歌颂蒋介石说:“这时侯,有个假冒革命,阴谋夺取浙江都督的陶成章,因为阴谋不能成功,准备暗杀陈英士先生。主席知道了这件事,心想:假使陶成章的阴谋成功,那么江浙再入混乱状态,势将影响到革命基础的动摇。经过公私利害的慎重考虑以后,便决心先除陶成章。那时陶成章匿居上海租界某医院里面,主席便到医院去找他,先用严辞责问他,那晓得陶成章不但是恬不知耻,反而还侃侃而谈,主席怒不可遏,便掏出手枪,一枪把他打死。打死陶成章以后,主席并不掩饰这件事,反向党中表明心迹,自承其罪,党中自然没有加以深究,只有感觉到他的识见的宏远。主席枪杀陶成章,关系武昌起义的革命大局是至深且巨的。”
杨天石发表于1987年的《蒋介石为何刺杀陶成章》一文,采信一系列文献证据坐实了蒋介石是“刺陶案的主凶”。张学继在《蒋介石与陶成章案关系考》一文中,引用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蒋鼎文1964年在台北接受访问时的一段话:“北伐后,我任宁波警察局局长时,委员长曾交下一个绰号叫‘莫姥姥’的在我警察局吃闲饭,一天到晚骂大街,据说他就是委员长(杀陶成章)的一名打手。”又得出自以为“揭开了这个谜底”的另一种结论:“据此,笔者以为基本上可以确定,蒋介石只是陶案的策划与组织者,而直接的杀人凶手则是蒋介石物色的王竹卿与‘莫姥姥’。王竹卿后来在嘉兴老家被光复会制裁,而‘莫姥姥’则不仅逃脱了惩罚,而且在蒋介石发迹之后被当作‘功臣’供养了起来。”
而在事实上,陶成章案与当年的陶骏保案、姚荣泽案、张振武案、宋教仁案、夏瑞芳案、王金发案、陈其美案等诸多命案一样,是民国初年的一起立体性、多侧面的复杂个案,简单认定蒋介石与王竹卿或者王竹卿与“莫姥姥”是该案主凶,在学术上是很不严谨的。更加完整的证据链条显示,谋杀陶成章的主要决策者是沪军都督陈其美;负责组织实施该项刺杀计划的,是当时的沪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蒋介石和前光复会成员王竹卿;直接进入法租界广慈医院执行暗杀任务的枪手,是王竹卿的结拜兄弟、沪军军官陈锡奎和刘永顺。与陈锡奎、刘永顺属于同一个犯罪团伙的李友三、徐春山、罗阿四、曹阿金、刘虎英等人,也有可能参与了协助配合、接应掩护之类的涉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