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镜如是早期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和中州大学的学生,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具有传奇性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不平凡的一生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故事?《侯镜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书的出版具有什么样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2015年7月4日,由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和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侯镜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暨“侯镜如生平思想”学术研讨会在该校金明校区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国内的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侯镜如先生的生平思想及《侯镜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书出版的价值所在。全国政协委员、侯镜如之子侯伯文先生及夫人侯于祥符,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出版学会副会长乔还田,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谦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铁健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理论宣传局副局长薛庆超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原主编秦英君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校党委书记关爱和、副校长张宝明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张宝明主持。
描绘传奇人生,继承前辈精神
《侯镜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书由河南大学翁有为、孙君健两位教授主编,十余位专业人员组成写作组历时3年多集体完成。关爱和在致辞中,指出《侯镜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书从侯镜如少年时代就读河南大学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和中州大学,到弃笔从戎,参加东征、北伐、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等革命斗争,从新中国不同时期积极参与统一战线工作到出任国家要职,对侯镜如先生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进行了客观而翔实的梳理和总结,全面展现了侯镜如先生作为一个爱国者、革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波澜壮阔的一生。该书的出版,不仅弥补了目前国内对侯镜如研究不足的缺憾,还以侯镜如先生的理想和信仰激励着一代代河大人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植根中原沃土,努力实现振兴百年名校的新的辉煌。
乔还田表示,在人民出版社高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出版社与学校合作出版的《侯镜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作为国内第一部研究侯镜如的学术专著,把侯镜如放在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和历史转折的大背景中,阐明了时代与历史人物丰富多彩的关系,除了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与教育意义。
侯镜如之子侯伯文先生对本书的出版表示感动和开心,他表示,本书的份量很大很足,不仅写出了父亲的戎马生涯,为年轻的一代传递了正能量,更是通过父亲把中国在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串联了起来,对于我们研究近现代史是一种宝贵的资料。
陈铁健表示,自己认真阅读了此书,并写了读书笔记。他说,生活在20世纪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侯镜如的经历也因时代而特殊。本书在论述侯先生的特殊经历时做到了客观公正、准确得体,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体现出的是作者团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河南大学出版社马小泉教授结合侯镜如在开封度过的7年学习时光表示,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文化环境,以预校和中州大学为引领的新式教育氛围,是侯镜如人格养成的重要条件。他强调大学的传统和遗产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侯镜如之于河南大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人文主义教育意义。《侯镜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书的出版,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为大学的举办者和从教者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