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旋构塔: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开幕

2015-07-20 16: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文学与艺术类

分享:

收藏:

 

三位策展人吴洪亮、胡斌、刘礼宾和北京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燕在《谈青年艺术的多面体》沙龙上共同探讨当代艺术的发展问题

  “每年4至6月的毕业季以后,就会有许多当代艺术项目开始启动,但海选的形式和仅限艺术圈内的平面化交流让人感到千篇一律。我们希望通过不一样的展览,不仅展现青年艺术人的新气象,同时提出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吴洪亮在《谈青年艺术的多面体》沙龙上如是说道。7月11日,“旋构塔·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首场沙龙“谈青年艺术的多面体”暨展览开幕式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行,三位策展人吴洪亮、胡斌、刘礼宾以及青年艺术家们同聚一堂,关注并探讨一代青年人的艺术问题。

 

 

北京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燕在“旋构塔: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由“手心体”、“聚合体”、“多酶体”三个展览单元组成,对此,三位策展人分别阐述了策展的初衷。“我们为什么要画画?”吴洪亮表示,画画是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发生关系。“在开会的时候,听课的时候,许多人经常会在草稿纸上画素描,这就是最直接的表达一种由手到心的快感,而现在有一部分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却忘了这样的初衷,呈现出的作品是出于‘手背’而不是‘手心’。展览单元‘手心体’正是得名于此,通过展览强调绘画性、塑造感,来表述从手到心、从心到手的反复,回归手的创作忠于内心的过程。”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策展人胡斌则认为,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展览必须有主题、作品必须有中心的传统观念已经被打破,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已经被瓦解。现代社会是扁平化的、产生无限链接的体系,青年人的创作则是无限延展,通过点与点链接起来。“‘聚合体’意味着我们面对的是同一片森林,只是介入的角度不一样。”胡斌解释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在策展领域已经走过十年之路,他坦言自己已经厌倦了标准化的当代艺术,近年来开始关注“给我一粒种子,我可以演化出一个宇宙”的艺术家群体。刘礼宾认为,应该把每一个艺术家当做独立个体来对待,让每一个个体通过不同的尝试,从各个层面上挖掘生命的状态,体现创作特点,一个细胞借助“酶”的催化力量可以成为一个有机体,这也是“多酶体”的策展初衷。

  在展览开幕式上,北京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燕向艺术家、策展人和青年群体的共同努力表示感谢;邬建安、潘然、张文超作为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代表致辞,曹星原、唐晖、曹晖、史红雁女士、郑梛、王艺等出席开幕式。

 

  木板油画系列 潘然

  72只虎组成的猴脸 邬建安

  吾栖之肤 张丽

  童话 王礼军

  花树系列(局部) 代雪晴

 

  记忆系列之二 秦蓁

  从2014年开始,北京时代美术馆都会在七月以“旋构塔”作为青年项目的启动仪式,希望借助美术馆的学术态度,依靠策展人、合作机构以及艺术家的关注与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可循环的、可持续的青年生态机制,计划今年将持续举办展期中三场学术沙龙,并与中国艺术家实验艺术委员会共同筹备“实验艺术·时代青年艺术基金”,在2015-2016年度将跨界学术讨论延续到全国主要艺术机构和艺术院校。

  (图片摄影:中国文艺网记者 王渝)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