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本网记者吴屹桉/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屹桉)7月24日,《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在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成立于2011年,旨在以科学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中国各级政府及各类经济主体债务的源流、现状、特征及发展前景,评估主权债务风险,判断国家能力,探讨应对之策。课题组于2013年推出《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首次编制了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对外部门,以及国家和主权的资产负债表,相应计算了负债率和杠杆率,并做了若干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此次出版的这份报告是对之前研究的继续,数据则尽量更新到2014年底。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重点分析了2012—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轨迹,旨在深入揭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与控风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特别关注杠杆率调整与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并对如何化解资产负债表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以合理健康的速度增长,《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的出版,为社会提供了认识中国经济的新视角,而新报告的出版也必将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学术影响力。
关于《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的内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学部委员李扬做了详细的介绍。李扬指出,报告的主体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基本数据、全社会杠杆率、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管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风险。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负债率上升与全球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密切相关,一旦经济增长速度长期持续下滑并致使“或有”负债不断“实有”化,中国的主权净资产的增长动态有可能逆转,因而不能掉以轻心。研究还表明,中国的杠杆率迅速上升是确定无疑的事实,而去杠杆则是克服危机、调整经济结构、促使国民经济恢复健康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另外,报告还阐述了当前中国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风险,认为其主要表现为期限错配、资本结构错配以及货币和资产错配。
“报告可以全面地展现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变化”,李扬说。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本网记者吴屹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