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博士如何顺利毕业?----来自哥大教授的经验

2015-07-24 17:13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对于那些理想主义的,并希望通过从事博士研究而改善生活的不够幸运的年轻人,我提出以下建议:

  利用研究生院的资源尽可能的增长知识和技能。拯救世界的方法应在走向社会以后再去学习。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先要尽可能的了解所有理论上的,统计学上的或其他难以掌握的技能,因为毕业之后你不会有时间再去学习。你自身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将对于你,你的事业以及你的就业前景有很大助益。

  坚持下去。在任何博士研究生项目的第一年,你都会遇到很多所需的材料。你也许会觉得它们太理论化,与社会变化太脱节,或者偶尔废话太多。但是,其实其中很大一部分材料是对你有好处(见上文),即使你当时并不这么觉得。经过一年的计量与微观理论学习之后,你将准备步入现实世界,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我曾经得到的最好的建议是来自我的一个博士预科班的导师,他当时说:“闭嘴,并坚持下去,从第二年到第三年,你就会发现所有的人很快就开始从事有趣的应用研究,而你也可以自由的做你想做的工作。”他是对的。

  冒险。我所收到的第二个好的建议来自我的论文评委会主席,在我通过陈述考试委员会后不久,他们告诉我:我的研究计划书未经深思熟虑,不实用,且过于冒险。他们是100%正确的,我受益于听到这个建议(尽管当时我很痛苦)。但是,现在,我认为他们错了。他们告诉我要放弃我的计划,因为冒险和可能付出的昂贵代价。他们喜欢低风险的工作,因为这样可以让我更快地完成论文。对此,我的论文评委会主席的反应是:“嘿,如果你真的想要这样做,为什么不呢?试一试。如果三个月后不能成功,你再回来做其它的工作。最糟糕的情形无非是你失去了几千美元,一个夏天的时间,但是,你将拥有一个伟大的经验。“我打算给我的学生相同的建议。

  但是,请准备尽量减少你的风险。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假说、研究设计和计划,就不要进行一个大的项目,特别是田野考察。事先思考你的理论。在开始收集数据之前,写下你的假说,你的逻辑,和你的经济回归分析。尤其是写出你的回归分析。

  三思而后行。如果你还不确定是否想成为一个学术研究人员,那么,可以用你的前两年的暑假去一些学校之外的组织实习——无论是世界银行、投资基金、美联储或一个智库。尝试每一个职位。等到第四年或者第五年的年底在做出最后的决定(我想要什么样的工作?)。你不必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也会知道这样的决策是最优的。

  你的导师不是你唯一的榜样。如果你在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记住,你导师的行为并不一定代表你所有的未来选项。他们也许可以代表1%的毕业生。换言之,他们选择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目标以及成功完成这些目标的措施,这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是适用。当然,我们从他们那里得到的经验并不一定都是无用的。但是,你要相信,每年毕业于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博士学位的人都是聪明绝顶的,我们用能力用自己的方式不断的产生惊喜并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现实中,你的研究将不可避免从你的导师的兴趣开始,或许他们的兴趣只适用于1%的人。如果这些研究方向最后被证明不适合你,或让你痛苦,请不要介意,因为这不是你唯一的选择。

  做你想做的。你可以尝试一些传统、常规并且热门的研究题目。但是如果你不喜欢你的研究题目和你的研究,那么,它可能不能让任何人感兴趣,更不用说你自己了。而且,这样你会非常痛苦。你真的愿意付出巨大努力却变得平庸和郁闷吗?

  不要把你的职业希望寄托在核心学科之外的学术职位上。这些核心学科的学术职位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少,而且很难申请。一般学校很少提供相关的政策,而且他们提供的初级岗位似乎也相对较少。公共卫生学校和其他专业学院对社会科学家的需求有限,而且他们的就业市场系统也有些不透明。如果这些职位符合你的兴趣,那就要用任何可能的当时去争取。但是,当你撰写论文、求职信或申请职位的时候,请记住,你最大的就业市场还是在于你的核心学科。出于同样的原因,对于申请跨学科的博士项目,你应该十分谨慎。

  小心大型的项目。很多知名学者(包括不少研究生)正致力于参与一些与政府、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大型项目。请注意,这些项目调查、项目评估和人为限制使他们很少能如期完成研究,而且他们的研究设计并不总是那么透明。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的研究兴趣和这些组织的优先目标是不同的。

  不要盲目公开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未能决定是否从事学术研究,我的直觉告诉我,直到你确定为止,你都不应该把这一犹豫在你的研究部门广而告之。我的主要理由是:一些(但不是全部)学者会很快会认为你是“不严肃的”,在接下来的博士生涯中你很难挽回这对你可信度的质疑。当然,你应该与你所在部门的学术委员会就任何兴趣或非研究性的职业进行坦诚的沟通。他们会给你很多的建议和经验。但是,如果你还愿意维持自己的学术生涯的话,请不要用其他的方式公开你的想法。

  (本文摘译自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Chris Blattman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的文章《Howto get a PhD and save the world》;翻译:晓春)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