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 日媒称,围绕二战中强征中国人一事,三菱综合材料公司(三菱材料)与中方受害者交涉团体23日就整体和解方针达成共识。三菱方面的核心方案是明确“道歉”并以成立基金的方式向每名受害者支付10万元人民币。受害者总计3765人,是日本企业支付战后赔偿人数最多的一次。据相关人士透露,双方计划近期在北京签署和解协议。
据日本《东京新闻》7月24日报道, 这还是日本企业首次向未获日本最高法院支持赔偿要求的中国受害者自发道歉并作出大规模赔偿。日本政府一直以来的立场都认为,根据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与国家赔偿一样,中国也放弃个人的赔偿权。
交涉团体包括4个受害者团体中的3个。据相关人士透露,根据和解方案,三菱材料方面承认,对于二战期间在三菱材料的前身三菱矿业及其下属企业被迫从事劳动的3765名中国劳工,“的确存在侵犯人权的历史事实”。当时,基于日本政府内阁决议,约3.9万中国劳工被强征到日本劳动。
此外还将向受害者及遗属表达“痛彻反省”与“诚挚歉意”。除赔偿金外,三菱材料还将支付1亿日元的纪念碑修建费用和2亿日元的失踪者调查费用。3765人中已经确认到本人或遗属的约有1500人,因而三菱材料将支付调查资金,用于搜寻其他受害者和遗属。如果能够找到所有人的下落,给付金总额将达80亿日元。
另据共同社7月24日报道,消息人士23日透露,围绕三菱材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强制征用中国劳工一事,中国受害者谈判团决定同该公司达成和解协议,他们接受道歉,每名受害者获赔10万元人民币。
三菱材料准备向3765名中国人支付赔偿金,这是日本企业战后赔偿人数最多的一次。
消息人士称,代表中国受害者团体的谈判团和三菱材料准备于近期在北京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和解协议,因为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
三菱材料承认,其前身三菱矿业及其承包商接收了3765名被强征为劳工的中国人,侵害了他们的人权。
1943年至1945年间,按照日本政府旨在解决矿山和建筑工地等场所工人短缺问题的决议,约3.9万名中国人被强掳至日本,这批受害者是其中一部分。
因劳累过度、受冻挨饿,共有6830人死在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强征劳工幸存者及其家人对日本政府和企业提起一系列索赔诉讼。
消息人士称,三菱材料将对受害人及其遗属表达“痛彻反省”及“诚挚歉意”。此外,三菱将出资1亿日元修建一座纪念碑以警示后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支付2亿日元用于搜寻下落不明的受害者及其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