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论坛”2015年第十九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研究员主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7月25日上午,我院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第四会议室举办了“甲秀论坛——2015年第十九次学术报告会”,主讲人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研究员。报告题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次报告由我院院长吴大华研究员主持,全院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张晓山研究员对新常态下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三点思考。第一,如何处理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并增加务农劳动者收入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要处理好这几方面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财政用于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第二,如何做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他指出,要转变发展理念,必须有相应的利益机制为保障。政府加大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能发挥效益。在这个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能动作用,只有使农民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真正受益者,他们才能成为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维护者,地方经济就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得到发展。第三,“‘互联网+’在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能起到什么作用?他提出,“互联网+”现代农业,其中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促进农产品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的一种新型服务平台,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的创新。最后,张晓山研究员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作了精辟总结。他提出,欠发达地区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初期或中期,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转换的阶段,可以抓住机遇,引入新的技术、新的平台。技术的跨越,发展方式的转换,需要政府财政对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具有外部性的公共产品的投入,需要制度和组织的创新与之配套。
张晓山研究员简介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人民政府农业经济顾问,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农经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农业经济,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农村组织与制度。代表专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国农村改革二十年》《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