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因明学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涵盖汉传因明、藏传因明、蒙古因明、海外因明学研究等重要领域,来自北京、西藏、内蒙、香港等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高僧大德,共同围绕因明学理论、历史、文献以及因明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等内容进行研讨。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五台山十方堂主办。因明学起源于印度,用于推理和辩论,属于逻辑学范畴,藏传因明学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印度因明学的全貌,涌现出不计其数的藏族因明大师和因明著作,保留了生动多彩的辩经形式,是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会专家认为,藏传因明以其完备性和系统性成为因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藏族学者成为因明研究的重要力量,而藏汉因明互通有无、合作互长、共同进步也成为藏汉交流的佳话。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堆在大会发言时表示,一年来,在因明学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因明学事业取得新成就。西藏社科院平措负责的“藏传因明学理论及其功能研究”、南京大学王克喜教授从事的“因明与名辩学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刚特木尔负责的“蒙古人思维模式研究”和青海师范大学更登教授主持的“藏汉《大藏经》互补研究”等获得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外,国家课题《百年中国因明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因明研究》和《藏传因明资料及思想史论》等社科项目也进展顺利。